▉謝謝胡波。
我沒有看過胡波,也沒有看過他的任何作品,但謝謝胡波。
今天早上看了新聞,我想到我現在的生活、前陣子的體悟,和最近和我分享故事的朋友們。
今年十月中我從最後一份正職工作離職,現為獨立文字/影像工作者。
最近和我談話的朋友眼睛,好像前幾個月,那雙被困在自我懷疑中的黑暗、混亂之中,不抱任何希望的我,那時候像是困獸、或是像是….到處尋找生存寄託的催狂魔(笑)。但想想幾年前,我們還是剛從學校畢業,移動輕盈、帶著閃閃發亮的眼神踏入社會的小精靈們。
我們剛好身處在踏入社會後的幾年時間,剛好感受到這世界運行的主流模樣,我們感受真正握有改變世界權力的人,都是距離我們至少二十年之差的人,或是飽受資方滋養的人們。
在他們眼中,我們就像是想幫忙的小孩,卻被斥責幫倒忙的小孩。他們會不小心、自然而然用一些主觀想法,湊出一些貶低詞彙的形容我們的感受、行為,甚至是以年紀之說來界定我們的價值。大多時候,他們會認為世界運行的真理只有一種,他們認同、習慣的那一種。
當看到這樣這些字出現在語言、文字時,我會想,如果我有魔法,想他們施咒,體驗當和我們在相同環境和教育之下,提出個體感受的時候,得到這些形容詞回饋時,是否也會我們一樣感到心碎。
可是我沒有魔法,所以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現在很渺小。在現實裡,我們在任何地方講話都是小小聲的,因為我們沒有名利穩重的靠山、我們也沒有操作、我們沒有顯赫的假象成就。
我一直相信這世界上沒有存在絕對,在張衡提出渾天說之前,人們不也相信地球是平的。不是我們真的是很差、很壞,我想我們只是還在累積經歷、還在承上對下的時間和階段而已。
我想現在我們能做的,就是先體諒他們的處境。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比喻,我們太幸福了,我們求的是滿足金字塔高端的「愛與尊重需求」,但他們呢?他們追求的是滿足「生存需求」。
那天結束正職工作的最後一天,剛好在花蓮出差提早結束工作,順勢就留了下來,我一個人扛著相機、出差行李,腳步異常輕鬆的走在花蓮的街道上。就像突然間,心臟中間被穩穩的被植入一大片透徹、冰清的寧靜湖水,眼睛同時看到好多好美的影像,那天之後,也難得拍下現在回顧還是很喜歡的照片。
現在,我每天還是會花一些時間滿足我「生存需求」的商業影片和文字上面,只不過這些時候,我會關閉開關,假扮自己只是一個工具。
我現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。每天還是七點起床,忙到眼睛想闔起來才睡覺。所謂的「自由」或「幸福」,指的不是所有事都依我的所期待進行,或是擁有多少穩定金錢或名氣,而是我意識「自己現在正在做什麼」,感受自己每天停不下來的腦袋,真真實實活著的是個「人」。
那個晚上我脫口而出對他說,「我一定要想辦法影響這個環境。」
這句話和幾年前的心態不太一樣,並非狂妄的想立下歸於自己的成就,反而有點像是親密的長輩們期待卻又害怕我們長大,所以盡力把最好的給我們的心情在說這句話。
如果我的社群圈遭受的是這樣的痛苦,那希望20年之後身邊朋友的孩子們,不是再經歷這些痛苦。
小時後總想著長大可以買自己想要的電腦、車子,可以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生活、工作,但長大後才發現,代價是痛苦的,因為「人生是困難的」。長大後我們要面對,不僅是滿足我們自身的本我需求之外,還得接受每個年代被賦予改變社會的責任和難題。
事實上,我不知道我能在這個社會中活多久,也不知道能做夢、堅持到什麼時候,我也隨時做好明天投履歷的打算(笑),或著明年這時候我在回顧臉書貼文會對現在的自己感到嗤之以鼻。
但我現在的階段僅能這樣想、這樣做,我會慢慢的、土法煉鋼慢慢做,現在的「時間不夠用」是對於「期待的清單」,而不是「應付老闆的事件」。每天期待的不只是星期五,而是期待每個一早、每一天。
這樣的自己,才是我所認定身為有生命力的「人類」啊。
有人說「這世界好爛。」
事實上是,「這世界一直都是這麼爛。」
回顧人類的演化大歷史,我們被生來的任務本原不是享受人生,而是來解決問題,只是每個人的任務屬性不同。
可能現在面臨的就是我們能不能夠蛻變成為,少一些互相為難、僅滿足一方的自私自利,多一些平衡雙方處境的智慧和愛,下個演化階段的人類吧。
_________________
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 ̄
❝如果你喜歡,你可以分享貼文讓你的朋友知道這個想法。
如果你有其他想法,期待你願意留言給我,讓我知道。❞
💛
▲請追蹤WanChi的Instagram小天地: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wanchi.s/